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复合肥的生产和销售,并沿着复合肥产业链进行深度开发和市场拓展,通过多年来的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市场渠道、研发及生产能力建设等举措,现已形成复合肥、联碱、磷化工及新能源材料业务等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的产品包括复合肥、纯碱、氯化铵、磷酸一铵、黄磷、磷酸铁等,所处行业情况如下:
公司所处行业是化肥行业中的复合肥行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产业,直接影响着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更关系到粮食安全、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
当前地缘冲突、极端气候、经济提高速度放缓等因素,不断加剧全球粮食安全风险,复合肥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达5,713.60万吨,同比增长2.52%,传统复合肥产能过剩,新型复合肥产能持续不断的增加,国内复合肥供给充足。随着国内外化肥价格差回归到合理范围,国内法检政策对氮肥、磷肥出口的限制减弱,2023年我国肥料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7.3%,海外市场对国内产能消化形成一定支撑。
随着国家农业发展的策略的推进,加上行业优惠政策减少、安全环保形势趋严、市场行情报价波动频繁等因素影响,中小落后产能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国内供需矛盾和产业体系得到一定效果改善。未来行业整合还将持续进行,强强联合、跨界联合成为新常态,行业整体水平逐步提升,竞争态势趋于良性,优胜劣汰、强者愈强,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聚,有资源、有技术、有营销、有规模的头部企业脱颖而出,获得更加多优质的渠道资源,拥有更大的行业线)新型复合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头部企业迎来发展良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为5,079.20万吨,同比下降2.16%,农用复合肥施用折纯量为2,368.68万吨,同比增长3.25%,复合肥占化肥总量的比例逐年提升,施用量增速也明显高于化肥总施用量,我国化肥复合化率不断提高。
“十四五”期间,产业体系调整、行业提质增效、创新与绿色发展,仍是复合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新型复合肥的优势进一步凸显。随着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在升级,国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保持在 1.3万亿斤以上,耕地面积确保在 18亿亩之上,复合肥的刚性增长趋势不会改变,同时国内快速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明白准确地提出到2025年有机肥施用面积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全国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市场对新型复合肥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发展前途广阔。
从用肥结构来看,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的深入推进,复合肥产品结构向功能化、精准化、专业化、高效化转变,绿色高效的新型复合肥产品获得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尤其是着眼于全面营养、提质增产、精准解决作物及土壤问题的增效肥等新型肥料,市场花钱的那群人逐步扩大,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从施肥情况去看,新型肥料更多应用于经济作物中,每亩施用量远超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结构调整优化,蔬菜、花卉、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持续不断的增加,同时国内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动缓释肥料等新型复合肥在大田作物上大范围的应用。未来新型肥料势必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头部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技术和资源支撑,优势将愈加明显。
随着我国农业持续改革、从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变化,农民对肥料品牌、产品质量的辨识度也有了大幅度提高,逐渐重视作物种植效益,对复合肥料的需求也回归理性,转为追求超高的性价比(投入产出比)的产品和品牌,肥效相近但价格更低的产品、价格相同但肥效更好的产品更容易受到市场青睐,这一点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落实,粮食作物种植培养面积已连续多年增长,这也为超高的性价比复肥产品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未来高性价比产品的存量竞争将成为复合肥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制胜关键,而拥有上游资源的头部企业拥有更多的成本优势,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甚至形成行业定价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及经营模式发生明显的变化,种植人群逐渐趋向于高知农户的转型,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小农户对服务的需求慢慢的变大、要求慢慢的升高,有实力的传统农资企业陆续加入农服潮流,由单纯的生产经销向综合农服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销售渠道也向“传统+新型+专业”并重发展,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在这种形势下,能够打通农业全产业链,从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飞防植保、果品购销等多方面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的头部企业,势必将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
当前,全球化肥行业进入发展的调整期,绿色发展、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配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随着“双碳”目标、“三磷”整治以及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等各级政策推进,行业准入条件、环保标准、节能增效等要求不断的提高,引导行业调整产业体系和产品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各环节投入品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向减量化、高效化、智能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促进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竞争,淘汰落后、低水平产能。未来在绿色、高效发展的主旋律下,拥有环保优势、资源优势的头部企业将更具备竞争力。
复合肥行业的上业主要为氮肥、磷肥、钾肥等基础化肥,即尿素、氯化铵、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等。2023年上半年,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上游煤炭、硫磺等主要原燃料以及氮、磷、钾三种单质肥价格持续下行,复合肥行情也随之下行,价格从过去两年的高位回归历史合理区间,下游经销商采购趋于谨慎。7月以来,尿素、磷酸一铵、钾肥等原材料价格企稳回升,加之用肥需求支撑,复合肥行情有所回暖,经销商采购积极性有所提升。总的来看,2023年复合肥整体表现低迷,销售均价较2022年下降明显。原材料成本约占复合肥总成本的80%以上,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较大,因此公司秉承低成本战略持续布局,一方面逐渐完备上游原料端,持续打造氮、磷完整产业链,目前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包材等基本能自给自足,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国内外化肥原料贸易业务,逐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抑制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巩固公司的成本优势。
复合肥行业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下游对接的是农业生产,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施肥习惯的改变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等农业发展状况对复合肥需求量有直接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新形势下,国家出台保障粮食安全和化肥保供稳价的任务,复合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市场刚需进一步增加。在此背景下,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种植培养面积持续回升,2020年以来玉米、水稻等主粮价格及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呈上行趋势,加之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农民种植效益不断的提高,投入意愿逐渐增强。尤其是消费的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以及国家土壤修复、减肥增效、品质农业等政策推进,农户科学施肥的理念一直增长,各类绿色、高效复肥产品的需求量开始上涨明显高于单质肥,新型肥料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立足复合肥主业,依托多年的产业资源布局,致力成为全世界领先的高效种植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构建了复合肥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全国产能布局基本完成,并参与起草多项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在绿色高效肥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上一直走在行业前端,资源、成本、研发、环保、渠道优势显著,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化肥企业 100强”“中国磷复肥企业100强”“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得到了行业肯定和市场认证,领军行业第一梯队。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形势和新要求,公司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重点从四方面积极应对:(1)产业链和产能上,公司不断填平补齐氮、磷产业链,增强成本控制和产业协同能力,持续打造化肥全产业链、低成本优势,并有序扩张产能开拓市场,完善全国基地布局,为复合肥销量倍增筑牢基础。(2)技术和产品上,深化与国内外专业机构、院校的合作,加强先进肥料技术和资源的引进、研发及应用,持续对各种类型的产品进行升级优化,不断推出优质、高效、绿色的好产品,满足各类作物减肥增效、提质增产的需求,助力种植效益提升。(3)营销上,在品牌塑造、产品设计、传播推广、销售模式等方面不停地改进革新,并借助新媒体提升企业的营销力,赋予品牌、市场、渠道源源活力,稳步提升市场地位和占有率,同时通过打造标杆性行业事件,夯实复合肥行业的领头羊。(4)农业综合服务上,以丰云农服为承载,聚合产业链各环节资源,打通农业全产业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享平台,持续做强做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务。
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品,犹如工业的“粮食”,绝大部分用于工业,小部分为民用。纯碱的主要下业为平板玻璃、光伏玻璃、玻璃制品、无机盐、洗涤剂、漂染、环保、有色金属冶炼等,其中玻璃行业对纯碱需求占比50%以上,受工业需求影响,纯碱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周期性。
纯碱价格的变化,受供需驱动明显,2019-2023年供需格局由宽松向紧张再向宽松发展,纯碱市场行情报价波动较大。供给端,纯碱新增产能大多分布在于2023年下半年,年内多数时间供应压力不大,市场行情报价高位震荡,均价处于近十年中高水平。需求端,纯碱除了作为基础化工品具有刚性需求外,主要增量来自于新能源行业,光伏玻璃和碳酸锂产能持续增长,拉动纯碱用量需求上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报告数据,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0%,累计装机规模609.5GW,预计2024年国内光伏玻璃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是纯碱增量需求的主要支撑。国内产能扩张周期背景下,随着纯碱价格中枢下行,纯碱出口优势或再度显现。
公司采用联碱法制碱,轻质碱和重质碱年产能60万吨(可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轻重碱生产比例)。公司纯碱客户群较为稳定,并采用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的客户的真实需求采取差异化的经营销售的方式,提升客户忠诚度,巩固市场渠道和市场份额。
黄磷处于磷化工产业链中游,是磷酸(盐)、草甘膦、新能源等行业的重要基础原料,产地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和湖北四省,其中湖北以自用配套为主,市场供应主要靠云南、四川、贵州。经过行业整顿和落后产能淘汰,黄磷生产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随着主产区部分停产企业复产以及新增产能的投放,2023年以来市场供需状态慢慢地趋于稳定。供给端,黄磷行业开工率受到磷矿资源及能源供应限制的影响,预计长期内无法达到满产状态。需求端,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游市场持续低迷,草甘膦、阻燃剂、新能源、磷酸等产品均较往年同期有所收缩。总的来看,2023年黄磷价格重心逐渐下移,呈现理性回归趋势。
公司黄磷年产能6万吨,是我国黄磷行业主要供应商,也是全国商品黄磷实际产量最大的单体企业之一,市场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未来雷波磷矿采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磷矿石原料供应将保持稳定,黄磷成本控制逐渐增强,黄磷装置的开工率将保持比较高水平。
磷酸铁处于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的中游,是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动力需求和电力、通信的储能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磷酸铁锂电池基于低成本、安全性和稳定能力等显著优势,在动力及储能领域的应用规模快速扩张,为磷酸铁前驱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2023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从143GWh提升到886GWh,动力电池从80GWh提升到630GWh,储能电池从16.2GWh提升到206GWh;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从12.4万吨提升到165万吨,2023年市场占有率达到66%。长久来看,随国家政策推进,锂电池规模和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有望延续增长态势,带动磷酸铁需求持续攀升。
2023年,磷酸铁行业进入产能集中释放期,带动磷酸铁供给显著增量,叠加新能源汽车增速暂时性放缓、锂电原料碳酸锂价格大大下降等影响,下游开工率不足,磷酸铁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磷酸铁价格较 2022年持续下行。磷酸铁行业洗牌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逐步转向产品性能、成本等方面的角逐,拥有先进工艺技术、成本控制优势及下游客户绑定的磷化工企业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在磷酸铁产品大宗化过程中,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维护自身的市场地位。
公司在磷化工行业沉淀多年,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储备以及完整的磷化工产业链,能够为磷酸铁项目提供完善的资源配套和生产、管理保障。公司磷酸铁年产能5万吨,选用的铁法制备工艺在产品品质、安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通过“磷矿—湿法磷酸—精制磷酸—磷酸铁产品/磷肥”的分级利用,成本效应、产业协同和技术积累优势逐渐凸显,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司以生产和销售多系列、多品种复合肥以及围绕复合肥产业链深度开发为主营业务,复合肥业务是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公司深耕化肥市场近30年,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初具规模,建成了除尿素以外的氮肥完整产业链、磷肥完整产业链。本着“靠近资源,靠近市场”原则,公司在湖北应城、湖北荆州、湖北宜城、四川眉山、河南宁陵、山东平原、新疆昌吉、辽宁铁岭、黑龙江佳木斯和肇东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全国产能布局完善,是中国复肥行业生产基地最多的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以东南亚为起点深度布局海外市场,在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在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家自建营销网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果,是复合肥行业较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复合肥年产能705万吨,产品线覆盖水溶肥、液体肥、增效肥、缓释肥、高塔尿基、高塔硝基、喷浆硫基、喷浆硝硫基、高浓度氯基、高浓度硫基、中低浓度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菌肥等全线产品,满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以及不同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当下化肥行业变革及洗牌的关键时期,公司以国家农业政策为导向,实施“资源+营销+科技+服务”四轮驱动营销模式,持续推进成本领先发展战略,加快公司从复合肥制造企业向高效种植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联碱业务是公司复合肥上游氮肥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公司“盐—碱—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公司联碱生产基地设在湖北应城,在上游,可依托自有的井盐资源,为联碱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在下游,联碱产品可为复合肥生产提供低成本的氮肥资源,从而实现在方圆1公里范围内打造“盐—碱—肥”一体化产业链,通过各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最优配置,达到成本最优控制的目标。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纯碱、氯化铵年产能60万双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10万吨。
为实现安全、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公司在安全环保升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自动化升级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并加快推进“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打造“资源+产业链”模式,持续推进低成本的发展战略。
磷化工业务是公司复合肥上游“磷矿—黄磷—热法磷酸—磷酸盐”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公司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金沙江良好的水运及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在四川雷波打造了以黄磷为主的磷化工产业链,并配套建设磷矿山、硅矿山、水运码头等。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黄磷年产能6万吨、磷酸盐5万吨、石灰30万吨及炉渣微粉30万吨;拥有磷矿采矿和探矿面积达11.90平方公里,其中雷波牛牛寨北磷矿区东段磷矿查明磷矿石储量约1.81亿吨,正在建设400万吨/年的采矿工程项目,西段磷矿和阿居洛呷磷矿已完成勘探工作,正在推进磷矿资源储量备案手续;拥有沙沱砂岩矿采矿权,查明储量约1,957.7万吨,正在推进50万吨/年沙沱砂岩矿开采工程的审批手续。
随着磷化工行业发展、国家安全环保标准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将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在安全环保节能升级、上游矿产资源开发、下游产业链条延伸、副产物综合利用、绿色建材和新能源产业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资,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环保水平高、产业聚集全、带动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热法磷资源开发集中区。
新能源材料业务是公司复合肥上游“磷矿—湿法磷酸—磷酸铁/磷肥”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公司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储备、一体化产业配套及化肥化工多年的积累,布局磷酸铁及相关上游原料产能,进军新能源材料赛道。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磷酸铁年产能 5万吨,并配套不同浓度的磷酸产能(15万吨精制磷酸、30万吨折纯湿法磷酸),通过分级利用将精制磷酸用于制备磷酸铁,副产低浓度磷酸及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渣酸生产更有利于土壤调节和作物生长的复合肥,实现公司新能源材料与复合肥、磷化工业务的协同,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夯实产业链及成本竞争优势,孵化新的利润点,巩固和提升公司的领先地位。
公司设有供应中心作为采购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大宗原辅材料、燃料的采购决策工作,负责原辅燃料市场行情的收集、分析、预测、判断,各基地分别设有供应部/采购部负责供应中心采购业务以外的物资采购。公司采购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集中采购、统一调配;(2)淡季低价大规模储备,错季采购;(3)采取在有效的物流半径内建立战略合作供应商采购单质肥等原料;(4)与钾肥、煤炭等供应商签署一定规模的长期供货合同;(5)对原材料实行集中的大批量采购;(6)通过线上竞价、原料贸易降低采购价格等。
各子公司生产计划由公司及各基地统一安排,各基地对管辖的各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培训和服务,各子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其自主管理。公司对各子公司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安全环保实行统一管理,有利于相互调配、调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公司管理成本;公司还统一制订考核办法、操作规程及标准,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
根据中国农资市场广阔而分散、区域差异化明显、销售季节集中的市场特征以及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公司采取集中资源、统一管理,由复合肥营销中心统一负责复合肥产品的营销工作,依托公司高效销售团队,构建“四化营销模式”——渠道立体化、品牌多元化、宣传精准化、服务专业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传统经销商渠道、品牌共建战略渠道、现代农服渠道、邮政渠道、农业基地为主的立体化、高效分销网络渠道,同时加强核心品牌定位区隔,打造个性鲜明的多元品牌矩阵,并通过大规模多频次高效会销、示范观摩、农技讲座、终端亮化及全国主题大活动、线)联动等推广策略促进市场销售。
公司对联碱产品采取厂家直销、经销商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厂家直销方式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对其余市场实行经销商销售模式,主要采取的销售政策。
公司黄磷产品以终端直销为主,减少中间商,着眼长远进行可持续性的销售布局。公司实施“线上竞价+线下议价”并行的销售模式,既保障了优价销售又促进了稳定出货。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公司持续加强行情趋势研判,制定针对性的销售策略,应对市场行情异常波动。公司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保障下游客户需求。
公司磷酸铁产品销售以大客户直销为主,经过目标客户小试、中试、批量试验等产品品质认证过程后,签订正式销售协议,安排生产供货。公司通过技术合作拉动产品升级,从产品单一销售到技术服务的深度配套,与业内领先客户、优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持续推进磷酸铁的市场开拓。
1、氯化钾:在国际钾肥供应增加,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氯化钾价格震荡下跌,报告期氯化钾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
2、尿素:受煤炭价格、供需格局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尿素重心价格逐渐下移,报告期尿素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
3、磷矿石:公司拓展国内外磷矿石采购渠道,加上磷矿石品位变化影响,报告期磷矿石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整体而言,公司主营业务成本随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呈同向增减。
1、应城化工公司于2023年3月13日取得关于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的环评批复(孝环函[2023]29号),并于2023年12月29日取得关于盐化产品产业链升级项目的环评批复(孝环函﹝2023﹞164号)。
2、荆州嘉施利公司于2023年6月21日取得关于年产5万吨全水溶复合肥建设项目的环评批复(松环保审文[2023]18号)。
3、肇东嘉施利公司于2023年8月1日取得关于30万吨掺混肥项目的环评批复(肇环审[2023]7号)。
4、应城复肥公司于2023年12月6日取得关于产品转型升级改造项目的环评批复(应环审函[2023]45号)。
2、由于我国耕地维度区间大,南北种植区别明显,不同地区的销售旺季也存在时间差异,每年 3月至10月为销售旺季,11月至次年 2月为销售淡季。化肥销售淡季时,公司各生产基地根据运营中心PMC下达订单安排开机生产或培训,并根据生产任务和人员配置情况安排跨地区支援,合理调配资源,科学组织生产。同时,公司利用淡季时间,对生产装置进行轮流短停检修,确保各项装置安全有效运行。
3、公司化肥产品适用9%的增值税税率;2023年化肥进出口政策延续,化肥进口关税暂定税率为1%,不征收出口关税,公司未享受进出口贸易退税政策。
公司全资子公司应城化工公司主要从事联碱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23年单位产值能耗 0.197(总用电成本/总产值);2023年享受直供电政策,按全年实际采购电量计算,直供电可节约用电成本114.81万元。
多年来,公司秉承“资源+产业链”的战略布局,不断整合复合肥上下游资源,强化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通过向上游资源拓展,确保高品质原料供应和低成本生产,并向下游产业纵深发展,形成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充分利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资源优势。公司拥有丰富优质的磷矿、盐矿等资源,为资源供应与成本控制、产业链的延伸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磷矿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雷波凯瑞公司拥有四川省雷波县牛牛寨北磷矿区东段采矿权、西段探矿权和雷波县阿居洛呷磷矿探矿权,矿区面积共计11.9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牛牛寨东段磷矿资源储量约为1.81亿吨,在建400万吨/年磷矿采矿工程,项目投产后可充分保障公司生产所需磷矿石原料的稳定供应;牛牛寨西段磷矿和阿居洛呷磷矿已完成勘探工作,目前正在推进磷矿资源储量备案手续,后续将开始着手“探转采”的相关手续。公司丰富的磷矿资源储备,可持续支持公司磷肥、磷化工和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带动整个产业链价值提升。此外,雷波凯瑞公司还拥有沙沱砂岩矿采矿权,查明储量 1,957.7万吨,50万吨/年沙沱砂岩矿开采工程审批手续尚在推进中,未来投产后可实现黄磷生产所需硅矿石自给自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2)盐矿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孝感广盐华源拥有北纬 30度“盐海膏都”自主盐矿,井盐储量达 2.5亿吨,确保公司联碱及复合肥产品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优势,提高公司对市场波动的防御能力。
2、一体化带来的协同优势和成本优势。公司重点围绕“复合肥”进行填平补齐,不断完善氮、磷产业链,强化全产业链的溢价和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已建成“盐—碱—肥”“磷矿—湿法磷酸—磷肥/磷酸铁”“磷矿—黄磷—热法磷酸—磷酸盐”完整产业链,并拓展了副产物综合利用及建材、包材、余热发电等相关产线,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初具规模,公司的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及成本优势逐渐显现,构建了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未来随着公司内部产能陆续释放,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将不断加深,资源自给率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低成本的核心竞争优势将更加突出,为公司做大再做强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拥有实力雄厚、高层次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建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多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与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四川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及国外农业科技公司和专业组织保持密切交流,致力于新型肥料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目前,公司已掌握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料、农用硝酸铵钾、肥料级聚磷酸铵等新型肥料的核心技术,参与起草了 1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在研)、4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参与执行了“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取得了5项国家级技术成果、近百项发明专利、4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连续多年入榜“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企业”“四川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100强”,奠定了公司在新型肥料研发上的领先地位。
1、硝基复合肥因其具有速溶、速效、高效的特点,可适用于各类旱地经济作物、干旱及盐碱地作物,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已经完全掌握生产三元硝基复合肥的核心技术,各类硝基复合肥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中高端复合肥产品的领军品牌。
2、水溶肥的研发生产技术位于国际领先行列。公司作为唯一生产企业,主导起草的《水溶性肥料》标准(标准号:HG/T4365-2012)于2013年6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施;以此标准为基础修订的《水溶性肥料通用要求》国际标准已经ISO国际肥料标委会立项并讨论通过,于2016年3月15日在全球正式颁布,对全球水溶肥行业产品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公司主导起草的《多肽有机水溶肥料》团体标准(标准号:T/CPFIA0008-2023)于2023年10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水溶肥行业的领先地位。
3、创新研发硝酸铵钾并主导起草《农业用硝酸铵钾》行业标准(标准号:HG/T4852-2016),自2016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公司采用稀缺硝铵和优质硫酸钾为原料,创新研发硝酸铵钾水溶性肥料,该产品不仅拥有硝酸钾所有的产品优势——速效氮、高含量钾、良好的水溶性等,还具备第四大元素——硫,在改善作物品质、提高抗逆性等功效上优于硝酸钾,尤其是在经济作物的追肥施用上功效突出。
4、与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的《肥料级聚磷酸铵》行业标准(标准号:HG/T5939-2021)于2022年4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施。农用聚磷酸铵中所含有的正磷酸根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其对磷的利用率可达50%-60%,相较一般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具有利用率高、可螯合中微量元素等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符合农业减肥增效的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5、公司牵头起草的《多肽复合肥料》(标准号:T/CPFIA0004-2022)和《含聚合态磷复合肥料》(标准号:T/CPFIA0005-2022)以及参与的《含矿物源黄腐酸钾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号:T/CPFIA0002-2022)和《含矿物源黄腐酸钾磷酸一铵》(标准号:T/CPFIA0003-2022)等多项复合肥行业规范性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充分体现了业内对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高度认可,同时有利于相关产品的市场培育和发展,引导行业有序竞争,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品牌优势。公司实施多品牌战略,从品牌定位、受众群体、市场需求及销售渠道上形成互补,塑造高品质、高科技、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的差异化品牌矩阵。公司立足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倾力打造核心品牌——聚焦养土的“桂湖”品牌、聚焦增效的“嘉施利(GARSONI)”品牌、聚焦品质的“SOUPRO(施朴乐)”品牌和“Cropup(棵诺)”品牌;围绕增效肥发展战略,创新推出桂冠养元多、金牌根动力等子品牌,以及聚焦功能的专用肥品牌“宗施”和”太尊”,推动公司从性价比到功能品质的增效创新。公司携手中邮物流,打造土博士“惠农安心”的品牌形象,同时为精耕市场推出了“丰云农服”作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业务的承载品牌,以及“德沃尔”“洋洋”“凯利丰”等亲民品牌,全方位满足终端市场需求,致力打造各品牌在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公司还全面推进品牌共建,与大体量战略客户强强联合,推出了“禾芮”“韵鹏”“惠耘”“邦力侬”等新品牌,带动更大的品牌增量和溢价空间。经过多年积淀,公司复合肥品牌脱颖而出,受到广大经销商和种植户的喜爱,其中核心品牌“桂湖”“施朴乐”等入选“央视强农品牌计划”,同时“桂湖”“嘉施利”“土博士”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施朴乐”获评“农民心目中的好品牌”,“Cropup(棵诺)”获评“中国特肥一线品牌”,“丰云农服”获评“年度创新农服组织”“年度金牌服务商”等荣誉,逐步确立了公司在复合肥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2、渠道优势。公司深耕农村市场30年,“传统+新型+专业”渠道并存发展,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拥有一级经销商近6,000家、镇村级零售终端网点 10万余家,渠道建设覆盖面广、渗透度好、执行力强、专业度高。公司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向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延伸,触及更多的消费者,并持续强化渠道精耕,进一步完善渠道布局、优化渠道结构。通过品牌共建、倍增计划等深挖市场潜力,实现下游渠道的深入渗透,整体提升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按照类消费品模式对复合肥进行市场营销和渠道整合,并持续加强渠道帮扶,推动经销商队伍的管理和业务提升,最终实现渠道的整体升级和销量的快速增长,稳居国内复合肥行业龙头地位。此外,公司立足国内市场,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已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老挝等国建立营销网络,销售自有品牌,并陆续开拓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目前东南亚市场拓展已取得重大突破。公司重视营销管理,打造了一支懂营销、懂市场、懂消费者的营销团队,并推行赛马、狼性复盘机制、强化学习赋能,团队能力和营销水平不断提升,向着行业第一的目标大步迈进。
根据“靠近资源、靠近市场”的原则,公司按“三点一线”进行产业布局,目前已在西部新疆,中部河南、山东,东部辽宁、黑龙江及长江沿线的湖北、四川等地区建设了生产基地,基本完成全国布局,构筑了公司生产环节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的竞争优势。公司重要生产基地集中于湖北地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满足部分原料的稳定供应,降低公司产品和运输的总成本,同时公司沿着长江布局了雷波、荆州、宜城三大磷产业基地,雷波磷矿开采后可通过水路运输保障荆州、宜城基地生产所需的磷矿石,进一步夯实公司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此外,公司在马来西亚布局复合肥基地,充分利用全球原材料优势,降低公司产品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巩固和提升公司在东南亚的市场地位。
2023年度,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化肥化工行业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公司积极应对外部严峻环境,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扎实推进年度经营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优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努力克服市场低迷和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影响,保障公司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继续推进组织提升、降本增利、节能降耗和复合肥原料贸易等工作,强化公司发展韧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持续围绕氮、磷产业链布局,持续完善复合肥氮磷产业链,夯实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6,721.69万元,同比增长6.17%;营业成本1,955,175.14万元,同比增长 12.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185.56万元,同比下降 40.2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556.57万元,同比下降24.02%。公司经营业绩同比下滑主要是受复合肥、磷化工行业周期下行影响,主营产品复合肥、黄磷的市场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所致。
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请见本章节“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的相关内容。
发展战略:持续打造化肥全产业链优势,致力做全球领先的高效种植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
当前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向进行产业布局,推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夯实氮、磷产业链,持续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强化低成本优势,做强再做大主业。
2023年,面对复合肥行业景气度下行的不利影响,公司复合肥依然保持产销两旺,主要得益于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和全国产能布局的战略支撑,公司的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加上复合肥品牌建设、营销整合和市场拓展方面持续发力,复合肥业务稳步推进。报告期公司复合肥销量约346万吨,同比增长4.59%,受原材料价格下跌和下游备货积极性影响,产品价格同比下降明显,导致复合肥利润承压下行。
当前复合肥行业洗牌整合速度加快,公司依托氮、磷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在行业低迷时期加紧布局,进一步夯实低成本优势抢占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十四五”期间战略项目的实施进展如下:1)四川雷波基地牛牛寨东段磷矿400万吨磷矿采矿工程有序推进,牛牛寨西段磷矿、阿居洛呷磷矿已完成勘探工作。待矿产开采后,公司所需磷源基本能自给自足。2)湖北应城基地 70万吨合成氨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正式进入项目建设实质阶段,建成后氮肥原料端进一步填平补齐。3)新增155万吨新型复合肥产能,其中国内长江沿线万吨,北部基地的黑龙江肇东新增30万吨、黑龙江佳木斯新增15万吨,海外基地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增15万吨,至此公司复合肥产能规模达到705万吨,位居行业前列。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产能,保证低成本有序扩张,为复合肥销售增量提供有力支撑。
1)完善品牌矩阵。①构建全域新媒体网络,针对经销商、零售商和农户等不同人群打造主题IP栏目,通过内容定制和对象分类,加强公司与客户的互动,提高复合肥核心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②品牌共建战略取得实效,报告期与天禾股份002999)、惠多利、邦力达、山西省农等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行业品牌新标杆,驱动区域市场份额的提升。③公司不断探索土壤改良、治碱降盐等新技术,在河北、四川、湖北等多地持续开展耕地修复试验,并进行产品的应用研发,取得较好的成果和市场认可,公司耕地保护和盐碱地改良案例被收录至《全国盐碱地科学利用发展报告 2022(蓝皮书)》,土壤改良修复的品牌战略初显成效。
2)渠道精耕细作。公司发挥全国网络覆盖、经销商体系和农化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持续推进渠道精耕、深度分销和终端下沉,精准定位目标市场,为复合肥产能消化和市场增量提供支撑。①通过渠道管理中心加强赋能,推进全渠道的管理和帮扶,帮助经销商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新增活跃客户近1,000家。②分区域挖掘市场,分客户找准方向,传统渠道份额稳步提升,报告期华北、华东等区域在销量和渠道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突破。③抓住新型农资消费群体,不断开发新渠道和新网点,深度挖掘潜在市场。报告期现代农服新模式取得积极进展,成功推出丰云农服APP,布局数字农业服务,提高终端智能化服务水平,同时线家县级服务中心,因地制宜落实好“小农户托管、种植大户服务”方案,客户群体数量和销量稳步增长。
3)增效肥增量显著。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聚焦增效肥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产品矩阵和增效技术,并辅以观念引导、示范试验和渠道推广等措施,报告期增效品销量同比增长75%。①完善增效品类。围绕三大粮作、五大经作,重点研发了水溶蛋白复合肥系列、稳定长效复合肥系列、聚合氨基酸复合肥系列、养分控失型复合肥系列等新型肥料,以及解磷菌肥、有机水溶肥等土壤修复产品,并推出了两大功能性作物专用肥品牌“宗施”“太尊”,满足各种作物的全面营养和品质提升需求。②多维度提高增效技术。重点开发多糖、酶制剂、海藻酸、改土剂等绿色高效助剂,创新内添加与外涂覆行业增效技术,并充分利用公司精制磷酸后的萃余酸等副产资源,原位活化中微量元素,研发高性价比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构筑差异化的竞争优势。③增效市场稳步提升。不断创新营销推广模式,推出“增效中国行”“增效推广大使研学行”等差异化动销活动,保证终端传播促达,促进增效肥市场深度开拓。
4)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初具成效,海外销量同比增长78%。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老挝、菲律宾等新市场取得突破,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成熟市场稳步提升;公司首个海外基地马来西亚基地顺利建成,实现从产品、服务出口到技术输出的跨越,未来将辐射周边东南亚国家,为未来复合肥增量奠定基础。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化肥原料贸易业务,报告期氮磷钾原料贸易量超百万吨,对平衡淡旺季生产、降低采购成本效果显著,同时借助供应商的资源优势,为经销商提供除复合肥产品以外的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不断引进消化行业的先进技术,推动现有生产工艺和装备升级换代,并在生产系统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方面不断探索和优化,为复合肥产能充分释放、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报告期,各基地通过蒸汽乏汽回收利用等技术,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并开展了复肥高塔车间提量技改、磷酸提能改造、硫酸脲工艺改造、生物质锅炉升级改造等系列项目,复合肥提质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1)聚焦安全运行,实现稳产增收。2023年,纯碱市场宽幅波动,公司充分发挥“盐—碱—肥”协同优势,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组织生产,守住安全环保红线,确保生产经营安全稳定运行。做好轻重碱市场跟踪和行情分析,根据下游需求和轻重碱价格,灵活调整营销政策以及轻重碱的产出比例,抢抓纯碱价格高点。报告期联碱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4.16亿元,毛利率达26.18%,同比上升2.25个百分点,实现了稳产增收。
(2)持续推动节能降耗,深挖产业潜力。全面推进应城基地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建设。投产后“盐—碱—肥”产业链的生产成本、能耗指标将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应城基地还积极引进行业自动化、倒班制等先进技术和模式,强化生产经营调度指挥管理水平,并在成本控制、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狠下功夫,报告期不断完善水电气等公用工程集约化利用,建成5MW屋顶光伏发电、1.5万吨钢构加工以及6万平方米的智能仓储等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3年,黄磷行业景气度下行,下游需求低迷,公司依托扎实的客户基础快速出货,努力稳住各项经营指标和发展预期,保障磷化工业务的稳定经营。报告期内,黄磷价格涨跌波动频繁,市场均价低于上年同期,公司磷化工收入和毛利均出现下滑。
(1)灵活调整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黄磷市场行情波动,实施精细化管理,产供销高效对接,最终实现黄磷满产满销。生产上,以安全环保为前提,以降本增效为抓手,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策略,保障长周期稳定生产运行。采取优化原料选择和处理、提高电炉效率、强化工艺管理等措施,持续降低能耗水平,公司黄磷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已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切实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营销上,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实时调整销售策略,同时创新线上竞价的销售模式,助力公司精准掌握行情趋势、择优限量供应,实现销价优势的同时保障稳定出货。
(2)磷资源开拓提速,增强发展后劲。加快磷矿资源开拓速度,自有磷矿建设和资源储备两手抓,为公司持续发展增添动能。公司于2023年8月竞得雷波阿居洛呷磷矿探矿权,至此公司磷矿探矿和采矿面积合计11.90平方公里,为公司深度开发磷相关产业链做好资源储备。
2023年,磷酸铁供需关系转变,下游开工率不足,叠加碳酸锂价格一下子就下降等影响,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公司磷酸铁年产能5万吨,保持稳定生产出货,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快速抢滩占位并实现盈利,构筑核心竞争力。
(1)磷酸投产,成本可期。公司全力推进荆州基地磷酸铁配套项目建设,上游 30万吨折纯湿法磷酸、15万吨精制磷酸、150万吨磷矿选矿项目、100万吨硫磺制酸以及配套的6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陆续建成。待产能充分释放后,公司磷酸铁生产所需的磷源材料实现自给自足,同时公司可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切换产线和产品,磷酸分级利用带来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将逐渐显现,公司的营收体量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2)工艺优化,品质突出。下游电池产品迭代快,对磷酸铁的性能和稳定性也有较高的要求。公司立足市场需求,推进技术迭新和工艺优化,研发低铜、低金属颗粒磷酸铁生产工艺,降低关键金属颗粒杂质,大幅提高磷酸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突破成本控制难题,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磷酸铁的工艺指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合格率和一致性良好,客户认可度高。
(3)深化合作,成效初显。公司根据磷酸铁产品特性做好市场细分和战略卡位,从单一产品销售到技术服务的深度配套,与下游头部企业深度绑定,目前主要客户包括江苏龙蟠科技603906)、青海泰丰先行、湖南长远锂科等,同时公司持续开拓新客户,优化合作模式,丰富客户储备和结构,为下一步磷酸铁增量奠定坚实基础。
(1)持续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明晰各中心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切实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职能作用,赋能各基地、各级子公司。围绕发展战略、薪酬绩效、人员任免和风险审计方面,狠抓管理委员会有效履职,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保障公司战略规划的有效落实。
(2)持续推行“四因论”终极追问,组织各板块全面梳理对应的“增利”逻辑,帮助各级主刀人做正确决策,及时解决制约公司发展、降低效益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促进公司和员工实现增值。
(3)深入推进“三级”比对检查,通过人员隔离进行层层检(审)查,确保公司采购、生产、工程和财务等各个层面规范运行,形成自下而上的监督管理体系,做好维持工作。
(4)引入先进的数字化工具,探索并推进智能智造项目、经营分析平台、财务共享系统等数字化建设,赋能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推动公司业务提质、管理增效、持续改善财务三张报表。报告期磷酸铁项目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正在建设中,并搭建期现报表平台、复肥溯源系统和档案信息系统等,切实提高组织能效。
(5)全面推进“师带徒”工作,针对认知提升和技能提升开展一对一培养,由管委会监督严格执行、指导和考核,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并持续开展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授课拉练,为公司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储备奠定坚实基础。
(1)公司获评“2023中国化肥企业100强”“2023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2023年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 100强企业”“2023年四川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 100强企业”“2023年四川企业 100强”“2023年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等殊荣,并连续七年入榜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企业;参与起草的《肥料级聚磷酸铵》行业标准被中国石油和化工业联合会评选为“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标准项”;旗下品牌获评“2023农财全球创新大会‘年度影响力品牌’”,施朴乐水溶肥系列产品获评“2023年度科技力产品”等殊荣。
(2)其他子公司:应城化工公司荣获“2023年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孝感市诚信纳税之星”;应城复肥公司和孝感广盐华源获评“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嘉施利(宁陵)化肥有限公司获评“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荆州嘉施利公司荣获“2023年度湖北制造企业100强”以及松滋市“2023年度‘冲刺百强县 建设示范区’先进集体”“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等称号;宜城嘉施利公司荣获“2023年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 100强”“2023年襄阳工业企业纳税100强”等殊荣;雷波凯瑞公司荣获“2023年凉山工业企业50强”;眉山市新都化工复合肥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重点推进新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全国产能布局,保证复合肥新增产能平稳、有序释放,进一步发挥规模化的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引进消化行业的先进技术,利用新增产能带来的生产工艺、效率、精度的提升,全面提高复合肥的技术装备、能效环保、产品的质量等水平,进一步构建复合肥产品和技术优势。
推进增效肥发展战略,加大新品研发、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并切分增效肥专用肥细分市场,更好地满足多种市场及不同作物的多元化需求,全面提升增效肥产品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从而迅速提升市场销量占比,夯实增效肥行业领军地位。重点布局特肥赛道,陆续推出液体肥、药肥等优势新品,升级原有水溶肥、有机肥等产品,提升功能性肥效,进一步完善公司复合肥产品线,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实力。
1)通过渠道管理中心,创新渠道管控模式,辅以渠道精耕方案,提升渠道活力,加大空白市场开拓,促进终端零售网点布局完善和销量提升。持续推行“品牌共建”等合作模式,与战略客户深化合作、强强联手,打破区域壁垒,实现更大的市场突破。把传统农资销售和互联网络营销结合起来,开启农资销售新模式,驱动复合肥业务持续增长。
2)持续推行创新性营销活动,围绕核心品牌、增效肥及特肥推广,推出年度品牌大活动,分级贯穿各级经销商,同时匹配渠道扶持、品牌资源支持、传播支持等,形成全方位营销联动,引爆终端动销,同时,强化新媒体全域传播,打造公司—大区—客户—用户的媒体通路,形成新媒体与权威行业媒体传播组合力量,提升品牌声量,拉动销量增长。
深耕丰云农服平台,聚合产业链各环节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享平台,推进“小农户托管,种植大户服务”的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生态圈创造价值,打造中国现代农服产业领军企业。
海外基地产能持续放量,辐射周边市场稳定供应。深入拓展泰国、越南等成熟市场,以及老挝、菲律宾等新市场,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海外销量持续增长。继续加大与中东、南非等国家贸易往来,加快推动公司品牌、技术、贸易等国际化进程。
持续开展国内外氮磷钾等化肥贸易业务,平衡复合肥淡旺季生产以及市场波动对成本的影响,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同时凭借强大的资源、渠道和采购优势,为经销商提供除复合肥产品以外全方位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实现公司与经销商的双赢。
公司联碱业务坚持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牢固安全环保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确保生产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加强纯碱行情跟踪分析,及时调整生产销售策略,并充分发挥“盐—碱—肥”产业链优势,保证联碱的盈利水平。全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建设计划,为公司未来发展筑基。绿色发展方面,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建设,落实节能减排方针,深挖技术改造、产业优化潜力,抓好资源综合利用,推动联碱业务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一是稳健经营,强化产销衔接,确保黄磷稳产高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围绕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联合国内权威科研机构及生产企业深入研究,推动磷化工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发展,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三是抓好重点项目,严控雷波三大磷矿项目建设和审批手续的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并达到预期效益。
稳步推进新能源材料业务发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项目上,统筹调配公司资源,有序推进荆州和宜城基地的项目进度,确保荆州15万吨精制磷酸达标达产,保障磷酸铁高品质、低成本磷源的稳定供应,充分发挥磷酸分级利用带来的成本优势,提升规模效益和盈利能力。产品上,立足新能源发展方向,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推进技术和产品迭代更新,在产品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成本上保持竞争优势。市场上,加强磷酸铁的市场调研和开拓力度,巩固现有优质客户,持续开发头部企业,在成本、技术、研发和市场方面深度绑定,实现在主流市场抢滩占位。
2024年,公司将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在建项目进度及对外投资安排,采用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合理搭配、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资金成本。1、抓好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流转和使用效率;2、在考虑融资成本、资金结构的前提下,主要通过申请银行流贷、项目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为日常经营和项目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根据关联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可能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和经营计划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所有风险因素有:
复合肥业务:复合肥行业正值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风险加剧。为此,公司一方面围绕复合肥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填平补齐,夯实公司资源、成本和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以国家农业政策为导向,不断提升公司的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推进品牌共建、现代农服等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抢占市场,强化公司在业内领先的地位。
联碱和磷化工业务:受供需矛盾、安全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磷化工行业、联碱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为此,公司依托上游盐矿、磷矿资源,不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并向下游纵深发展,打造“资源+产业链”的低成本模式,并在安全环保升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自动化升级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保证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材料业务:2022年以来磷酸铁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为此,公司将不断提升技术、产品、服务优势,深度绑定核心客户,形成领先市场的竞争力。公司打造了新能源材料与复合肥联动产线,实现“磷矿—湿法磷酸—精制磷酸—磷酸铁/磷肥”的分级利用,产业协同、成本优势突出,同时可以根据产业链上相关产品的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公司复合肥的成本中有80%以上系原材料成本,因此,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复合肥成本的影响较大。为此,公司复合肥产业链向上游资源端拓展,先后收购了孝感广盐华源、雷波凯瑞公司,控制上游盐矿和磷矿资源,并通过自建、收购复合肥生产线或公司等方式,布局合成氨和氯化铵、硝酸和硝酸铵、硫酸和硫酸钾、磷酸和磷酸一铵等原料产能,打造氮肥、磷肥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极大保障了原材料的供应和成本控制。同时,公司实时跟踪原材料行情,加强对原材料的价格预判,通过开展原材料批量采购、适当储备及原料贸易等方式,规避价格波动给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复合肥年产能705万吨,在建产能45万吨,产能规模的扩大对公司产供销协同能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若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市场拓展不理想,可能出现产能扩张导致的市场风险。
为此,公司将加强产供销协调管理,全力推进营销升级、渠道下沉、终端建设、品牌塑造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力度,化解产能扩张带来的风险。公司近年新增的产能均配套有上游原料产能,且投产产品属业内前沿新型肥料,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产能消化压力较小,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平稳投放,实现低成本、有序扩张。
当前,我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并相继发布“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三磷整治”“双碳”目标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化肥、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和环保的不断重视,有关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提高,由此公司可能需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经营压力和成本随之增加,若公司不能及时适应政策变化,生产和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为此,公司把安全环保上升到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污染防治,持续加大安全和环保治理投入,推行安全环保三级比对检(审)查方案,开展自查、审查和检查工作,对安全环保现场管理、基础工作检(审)查落实情况进行赋能,同时狠抓年度督察、隐患排查、溯源分析和堵漏,督促各生产基地加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配套的安全环保防控防治设施措施。报告期公司各基地生产设备稳定运行,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整体安全环保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为公司生产经营及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公司建立了科学合理、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但近年公司产业延伸提速,规模大幅扩张,下属单位及人员不断增加,公司的管理跨度越来越大,对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人员统筹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若公司不能适应资产、人员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将可能面临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管理失衡和人员缺失的风险。
为此,公司逐渐完备组织结构,优化管理层级,报告期公司董事会、经营层以及各中心和各基地管理委员会积极作为,不断给管理团队和职能部门赋能,提高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并着重从企业文化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员工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激发团队活力,最大限度减少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员储备和经营管理风险。
已有7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15亿股,占流通A股12.97%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98元。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趋势有所减缓。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