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头条|山东的“蓝色”想象

时间:2024-12-22 20:18:54 作者: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

  明清至近代,内河航运运力稳定、效率更加高,当时最繁华的城市遍布京杭运河两岸。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大量兴建铁路公路,位于铁路枢纽的内陆城市成为时代“宠儿”;改革开放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9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由海运承担,沿海港口城市迅速崛起,沿海诸省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区域。

  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海洋经济元年”。1月,国务院率先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的策略。随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相继获批。至此,中国“3+N”沿海经济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人们常说,与内陆省份相比,山东有“两个省”,一个是“陆上山东”,一个是“海上山东”,均有15万平方公里。因此,山东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山东拥有3500多公里海岸线;境内天然良港众多,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跻身国内港口吞吐量前十;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

  山东还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共有“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50个,集聚了全国约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全国近一半海洋科学技术人才、1/3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

  从2011年到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从8300亿元增至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 17.2%,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5%。即使如此,人们又说,山东是海洋大省,但还不是海洋强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相对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来说,山东的资源禀赋和人才优势还没有正真获得充分的发挥,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不过山东毫不掩饰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雄心。山东的主政者清楚,山东最大的发展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和空间也在海洋。2024年10月23日,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此前的10月16日,山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全省15个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这意味着,将海洋的比较优势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的全面胜势,山东正在全力加速。这也给承担着“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山东带来了未可估量的想象空间。更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作为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先行者、探路者,山东的实践将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怎样的支撑和启示。

  “5、4、3、2、1,点火!”2024年9月24日10时31分,点火指令发出,竖立在烟台海阳海域发射船上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喷出巨大的尾焰,伴随着一阵撕裂长空的轰鸣声,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这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第4次飞行,采用“太空拼车”的方式,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卫星等8颗卫星送入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至此,海阳东方航天港第13次、今年第5次海上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长征十一号、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总指挥金鑫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在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里,火箭尺寸慢慢的变大,发射频次慢慢的升高,选择海上发射可以将安全(远离人口密集区)、灵活(一艘船就是一个发射点位)、经济(可至低纬度地区,减少燃料消耗量)的特点充分的发挥。同时,这也可以将火箭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高度融入地方经济中,形成健康的、可循环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东方航天港集团总经理助理王肖铭介绍,东方航天港建成后,已经招引到山东长征火箭、东方空间、星河动力、陆海空间、最终前沿、九天行歌等集航天发射、星箭制造、卫星数据应用、相关装备制造、航天文旅等全套产业链,总共21个项目,总投资271亿元。截至目前,东方航天港已累计发射卫星48颗,预计2024年有10次火箭发射任务。

  北京时间8月10日,由山东承担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装备——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随“深海一号”科学考察船,由山东青岛起航前往西太平洋海域,展开为期45天的深海研究。

  8月18日11时许,“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首个作业区搭载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和两名潜航员完成了航次首潜。这是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的第300次下潜。

  今年7月,山东宏洲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万吨级远洋通信铺缆船“龙吟9号”在东海海域成功试航。“龙吟9号”远洋铺缆船全长155米,宽23.2米,采用全电力推进,由变频电机驱动,最高航速可达15节,可一次性完成从中国跨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缆铺设,同时可覆盖海洋油气、海上风电、海上氧能、大科学工程等多个海洋工程领域的核心装备。

  随着一系列前沿科技结出硕果,山东海洋产业正呈现出上天、深潜、远洋等多方位、立体化发展态势。

  2024年11月底,总投资约70亿元的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该项目经理田忠胜说:“我们已取得了陆上运维中心的‘四证一书’,陆上运维中心的产评工作也已完成,其他法律和法规要求的合规手续,我们都已经取得了相关的文件,获得了批复。预计2025年上半年争取发出第一度电。”

  目前,山东海上风电新增规模连续两年全国第一,累计建成481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三。“山东省2024年重点项目”名单就包括5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6GW。根据《山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1-2030)》,山东省海上风电总规划了三大海上风电基地——渤中基地、半岛北基地、半岛南基地。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的山东,正在拥有新的动力。为了支撑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山东港口蓬莱港在两年前开始转型,确立了打造中国北方海上风电母港的目标。

  2024年10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下称“北海造船”)与中船贸易作为联合卖方,与比利时CMB公司就21万吨氨燃料动力预留散货船“MINERALEIRE”轮签定了交接船议定书。预计2026年上半年,北海造船将完成首制氨燃料动力船型的交付使用。

  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被誉为世界三大主流船型。船舶是山东优势海洋产业。以前,北海造船的强项是散货船。近年来,北海造船在高的附加价值船型上的深入布局,集齐了三大主流船型,并实现了从传统柴油机向新能源动力船舶的转型。

  北海造船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北海造船手持的新造船订单为70余艘,其中包含40余艘21万吨散货船、2艘10万吨养殖工船,以及5500TEU(集装箱计量单位)集装箱船、31.9万吨超大型原油船、9.35万吨浮船坞和12万吨浮船坞,订单排到了2028年。

  在海洋医药领域,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明月海藻”)已发展成为全世界顶级规模的海藻生物制品生产企业。

  明月海藻建于1968年,曾是一家生产传统海藻提取物的老牌国企。该企业发现,他们将海藻进行初加工出口后,外商会进行高品质化的开发深加工,再高价卖回中国。“超纯度工程级海藻酸钠,因其提取困难,每克的价格能够达到800美元,比黄金还贵。过去,只有美国杜邦公司具备生产能力。但如今,我们已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生产的海藻酸钠纯度更高、产能更大。”明月海藻党委副书记杨晓菁说。

  目前,明月海藻海藻酸盐产品生产规模、产量、销售量均居全球首位,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40%和30%,被誉为青岛“新五朵金花”之“海洋之花”。

  北海造船、杰瑞石油、中集来福士、明月海藻等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大海中捕获着新机遇。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和海洋新材料,这些新兴起的产业也向海而生,成为山东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改变着山东经济的成色。

  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当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比上年增长6.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8%。

  相比之下,2023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877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实现11260亿元,比上年增长8.5%。福建海洋生产总值近1.2万亿元,同比增速5.5%,占全省GDP的21.7%。

  科技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山东研发出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发展出全国第二大海洋产业规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支撑。

  山东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共有“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50个,集聚了全国约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全国近一半海洋科学技术人才、1/3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十三五”以来,山东海洋领域共有1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该领域全国获奖总数的40%以上,稳居第一。

  山东省曾承担了全国近一半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实施了“透明海洋”“问海计划”等重大工程,自主研发出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1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无人潜水器“海龙”“潜龙”、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等一批高精尖装备。

  2023年,山东省15个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7620.4亿元,同比增长7.9%,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等六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那么,山东是一个海洋强省么?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山东海洋产业本该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曾撰文指出,山东“海洋经济大而不强,主要贡献仍来自海上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相对传统的产业,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的贡献率相比来说较低”。

  王凡认为,山东海洋科技呈现以基础研究为主导的格局,基础研究体量大,却无法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海洋科研人员“通常以所学专长和研究兴趣为主,同时对经费申请、论文、影响因子、奖项等考虑较多,对于市场需求及成果的应用价值考虑不够,从而导致部分海洋科研的创新成果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这一点,产业界人士也有同感。青岛市人大代表、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总裁王明刚在2024年青岛“两会”上提出,尽管近几年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较快,但相比于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人才优势,相比于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排头城市,青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还存在成果转化率低,产业龙头规模小、生态不完善以及产业资本助力不足等因素制约。“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成果转化率高达30%,我国仅为5%,青岛市为8.6%,青岛市成果转化本地化率为4.3%。”王明刚认为,海洋科技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推动海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202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山东海洋产业增加值为7620.4亿元。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旅游业分别为1513.2亿元、2189.2亿元,两个产业共占48.59%;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分别为69.1亿元、133.3亿元、145.7亿元和184.2亿元,4个产业总共约占7.0%。

  2019年,山东全省海洋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20%,2023年这一比例降至18.46%,2024上半年为17.9%。

  当我们放眼世界,更值得追问的是,海洋究竟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带来什么?

  历史上,有的城市因港而生,有的区域凭海而兴,有的国家向海图强。甚至诸如葡萄牙、荷兰等陆域面积很小的国家,凭借海洋一度发展得十分强盛。青岛、烟台、日照等山东沿海城市当初均是因港而生。由沿海7市构成的山东半岛如何在新一轮海洋改革中定位定向,山东又该在海洋强国的大国命题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这年5月,习来山东日照考察调研。他指出,山东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由此,山东省开始酝酿在海洋领域启动一场新的产业变革。

  2024年10月23日下午,山东省在青岛召开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强调,山东最大的发展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和空间也在海洋。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必须格外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环境优美、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海洋强省,真正把山东省海洋经济比较优势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的全面胜势。

  10月16日,针对海洋科技与产业的现状,山东先行发布了《关于加快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15个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全省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数量达到20个左右;到2030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达到30个左右,成为带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主体。

  在启动新一轮改革之际,10月24日,山东主办了“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此次会议上,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当前,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第一个任务就是打造具有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这就要搭建高能级的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吸引更多海洋领军人才来青岛发展,搭建产学研协同、贯通的应用体系,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比如企业出题,科研院所答题,实现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对于上述《意见》多次提及要“集聚”发展,孟庆胜解释,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集群式发展,海洋很多产业相对小众,运营赛道比较窄,更需要集聚发展。这是一个围绕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过程。集聚区能提供发展的综合要素,不只有海洋产业本身,有研发、人才所需的创业环境,还有服务体系,比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金融等,共同形成一个适合海洋产业高效、快速地发展的生态环境。

  7月30日,作为山东海洋发展的龙头,青岛市正式确立并发布了“4+2+4”海洋产业体系,即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文旅、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

  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说,海洋未来产业包括很多方面,如海洋生物技术、海洋新能源、智慧海洋、海洋高端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未来产业尤其需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但他认为,海洋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二者不应被割裂开。传统产业经过现代化发展和重塑,可完全升级为未来产业。比如,过去有海洋渔业,海洋渔业在智能化、科技化升级后,可以发展成为未来海洋渔业。山东要寻找自我的特色、产业主导方向,最终形成山东特色的海洋经济模式。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认为,海洋连通世界,是一个天然的开放空间;世界9成以上国际贸易由海上运输完成,海洋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形式;“海派文化”更是有着开放、包容的显著特征。可以说,海洋在各个层面都蕴含着开放的基因。

  在乔方利看来,蓝色海洋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不仅仅关乎科技、产业层面,更是一种海陆统筹的国际视野和开放合作的发展方式。

  事实上,作为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探路者,山东已开始以海陆统筹的理念探索开放型的发展方式。

  2011年山东获批“蓝色经济区”后,将辖区内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等整合为山东港口集团,使其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港口集团。

  一方面,山东港口集团向内开拓沿黄流域直至新疆的经济腹地,向外开拓数百条国际航线作为海外市场,形成了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欧洲以及东盟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一方面,山东港口集团以“港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进而推动了青岛这座城市向东北亚航运中心转型。

  多年来,全球吞吐量前十大港口半数以上在中国,但国际公认的十大航运中心却只有两个在中国内地。就吞吐量而言,上海港超过英国伦敦港不止10倍,但数十年中,伦敦在大多数时间仍位居第一航运中心的位置。

  原来,港口以吞吐量为衡量标准,航运中心则是对港口城市的评价,港口设施、吞吐量仅占20%,航运服务占50%,包括开放程度、营商环境、税收政策等综合环境占30%。

  正因如此,在李建平看来,除了做强科技与产业外,山东的眼界和格局需要再放大。山东要实现产业集聚效应,绝非只是省内汇聚,实施“海洋强省”战略也并非只为了山东,更是为了带动沿黄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从这个方面说,山东“海洋强省”既是“产业强省”,更是开放强省、合作强省。

  或许可以说,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在蓝色的想象里,承载着对开放包容的山东、中国的美丽愿景。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

上一篇:农行青岛分行:金融护航筑梦深蓝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