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型肥料企业表面的繁荣却难掩其深深的困境

admin 2024-08-08 22:21:55 作者: 海藻颗粒水溶肥

  新型肥料是区别传统肥料(氮、磷、钾、复合肥)而言,目前主要有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缓控释肥、水溶肥、功能型肥料等,因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质等传统肥料所不具有的作用,而得到国家全力支持和推广,也成为各复合肥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比如如金正大的水溶肥、司尔特的测土配方肥、新洋丰的作物专用肥、史丹利的功能肥以及芭田股份的土壤调理剂等,同时也不乏一些新企业进入,截止8月底,新三板涉及新型肥料企业达到40家,其中主营业务是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和水溶肥的企业有22家。

  根据各公司公布的2017年半年报,这22家新型肥料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共计99,348万元,同比增长13.68%;实现净利润共计7,332万元,同比增长23.43%。

  在营收方面,2017年上半年除精耕天下、苏柯汉、汉和生物和润康股份4家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其余18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1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超过10%,尤其是福慧科技、金穗生态和金土生物营收增长幅度甚至超过50%;在盈利水平方面,净利润出现下滑和增长的公司数相同,均为11家,但出现的亏损的企业仅有6家,比去年减少1家;这6家企业亏损额比较小,大多分布在在100~360万 元之间,虽然民和股份亏损达1,848万元,但大多数来源于其沼气发电项目的亏损,而其生物肥业务较为稳定。

  (1)2017年上半年新三板新型肥料企业整体营收和盈利水平实现了全面上升,但营收和净利润规模还比较小。22家新型肥料企业的上半年平均营业收入仅为4,516万元,而5家复合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405,164万元,如果按照新型肥料企业2017上半年的平均同比增长13.68%来计算,至少需要17年才能实现这一营业收入的规模;如果退一步讲以新三板营业收入根力多为例,2017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18,757万元,同比增长10.6%,如果实现405,164万元的营业收入规模,至少也需要7年。

  (2)受当前整个肥料行业疲软和化肥原料行情波动的影响,新三板新型肥料企业一方面在推进新型肥料业务的同时,另有部分公司开始涉足其他相关业务;因此新型肥料企业业绩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新型肥料产能的逐步释放和销售力度和范围的拓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非肥料业务增长,如泰谷生物除了肥料和兽药产品,并开始大力拓展土壤环境修复服务,从去年12月底开始中标5个农业环境修复业务,共计2,649万元,占总营收的23.7%,精耕天下也开始新增农药代理业务,降低单位销售成本,拓展业绩增长的来源。因此22家新型肥料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上涨的速度也许并不能完全代表新型肥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可能新型肥料行业的发展速度远没想象的那么高。

  (3)根据目前企业推广新型肥料的情况,新型肥料行业总体在增长,但比较缓慢,推广难道比较大。从上市复合肥企业发布的2017半年报看,金正大、司尔特、新洋丰、史丹利和芭田股份新型肥料的推广销售费用平均增幅达15%-50%,但新型肥料产品的营收增幅最高的新洋丰也仅为8%,而新三板新型肥料企业整体运营也面临相似状况,根力多、邦禾生态、航天恒丰、金穗生态的销售费用平均增幅超一倍,但营收的增长幅度不到30%。

  而新型肥料推广不畅的问题大多有两个方面:一是新型肥料价格高、见效慢、农户接受程度低。缓控释肥、水溶肥、微生物肥等的价格每吨甚至高达万元,同传统肥料的1000-2500元每吨相比,成本过高;商品有机肥施用量大、费人工,但见效慢、产出效益不明显,农户接受程度;二是新型肥料市场过于混乱,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出现品种过多、产品同质化、技术不成熟、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诸多乱象,影响新型肥料行业健康发展。

  (4)新型肥料企业过于依赖政府招标采购,销售经营渠道单一。目前各级农业部门的政府招采购是新型肥料主要销售渠道,而当前新型肥料企业的终端销售网络还不健全以及品牌知名度不高,一旦失去政府招标,业绩必然下滑。如福建好与佳2017 年政府采购的有机肥销售订单量减少,营收减少了15%,精耕天下2017年政府采购项目减少,导致其营收减少41.6%,因此企业一定向市场化转型,建立起国内外的销售经营渠道。

上一篇:【48812】山东“海藻之王”落户福州
下一篇:破译生命方程式全球鹰李振达单刀赴“疫”战新冠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