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3日,在《农资导报》主办的中国生物农业推进大会上,与会代表指出,生物农业既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也是全球农业竞争的新高地。农资行业应顺势转型,抢占先机,以生物技术加速行业创新变革。
纵观行业发展,我们正真看到,当前生物技术与肥料和农药行业的融合正在加速推进,行业中也在逐渐推出很多类型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生物农业浪潮正在奔涌向前,农资行业的变革之路也在加速推进。
本次中国生物农业推进大会是《农资导报》重磅年度活动2023CBP中国生物农业推进大行动中的重要一环。大行动是由《农资导报》与中化化肥联合发起,由诺稳萨集团、北京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意大利比奥齐姆、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绿合(山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瓦拉格罗(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全程支持。此外本次大会还得到了意大利米拉格罗国际有限公司、南塑集团浙江塑业有限公司、绿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绿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特别支持。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生物农业推进大行动真正开始启动。同时,行业龙头中化化肥正式发布公司的“生物+”战略。这也标志着中化化肥将探索从领先的化肥生产商和分销服务商全方面转型为生物肥料和土壤健康的创新引领者。
中化化肥党委副书记柏巍、中化化肥研发高级总监孙鹰翔、中化化肥市场与产品线总监崔凯,以及《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德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友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王琦,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研究员马鸣超博士共同见证中化化肥“生物+”战略发布。
本次会议由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办沟通总监张露文(上)及《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农资导报》常务副总编辑蒋善军(下)分别主持
进入新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农业。一方面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威胁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形势下满足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消费升级需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逐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变革。生物技术成为农资行业新一轮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引擎之一,前景广阔。”《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表示,当前国家正在释放一系列政策红利,推动生物农业、生物经济的发展。发展生物农业,既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也是全球农业竞争的新高地。中国农资行业理应迎头赶上。“《农资导报》作为农资行业权威媒体,已经着眼于生物农业的大趋势,联手业内骨干企业发起2023CBP中国生物农业推进大行动,旨在助力中国农业绿色化、现代化转型。”张健秋说道。
中化化肥党委副书记柏巍也强调,未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平衡,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走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正在兴起的生物技术被寄予厚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生物农业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生物农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中国生物农业市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将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诺稳萨集团北亚区总裁陈峰说道。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农资导报》发起的2023CBP中国生物农业推进大行动,顺应了行业发展形势,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在未来也将继续重视这一领域,多措并举助力生物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生物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物技术的加持。当前,生物技术在研究创新方面的工作也在日益加强。
德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友明指出,病虫害和土壤肥力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两个主要的因素,通过微生物技术来生产绿色农药以及改良植物根际促生微生物,使其既能杀菌杀虫还能固氮,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关键要点之一。
德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友明
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王琦教授重点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植物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具有调控植株微生态平衡的有益微生物或其它活性物质加工制备的生物制剂或绿色制剂,具备高效性、亲和性、适应性、安全性特性,适用于综合治理、植物医学、绿色防控与病害生物防治,为农资产品的创新转型提供了方向。
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王琦教授
从植物共生微生物的方面出发去探究产品创新也是行业要关注的方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保冬指出,菌根真菌是植物的共生伙伴,是土壤健康的守护者,在植物适应任何逆境胁迫和稳定ECO结构功能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菌根真菌具有多种类型,其中的丛枝菌根真菌具有生态功能多面性,可活化土壤养分,组控污染物迁移,调节微生物群落,稳定土壤结构等功能,是肥料行业要关注的方向。
纵观全球农业,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育种等领域发展迅速,生物技术正加速与农资行业融合协同。
“从宏观政策、产业高质量发展、微观应用三个层面来看,过度依赖化肥的传统农业已难以为继,迫切地需要新的技术突破,以微生物肥料为代表的新型农业投入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研究员马鸣超博士指出,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基本形成,并向健康、有序、持续的方向发展。截至2022年9月,企业数发展至3300家,遍布30个省市、自治区,年产能超过3500万吨,登记产品11200个,从业人员15万以上,年产值在400亿元以上,应用面积超过5亿亩,且产业规模还在逐步扩大中。
但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指出四点:一是高效品种较少;二是技术模式不够完善,很多微生物尚不清楚如何发挥作用,使用上相对粗放;三是产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四是在宣传上存在夸大和误导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杜森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建议,他指出,未来行业内需要对高效的新菌种进行筛选,强化生物肥料的作用;加强技术创新,增强菌种与气候环境、土壤环境等综合条件的匹配性;加强研发技术,将微生物与化肥更好地结合使用,协同互补;增强微生物活性,使产品效果更稳定;加强宣传上的规范管理。
肥料的生物增效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创新赛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白由路指出,以生物刺激素、丛枝菌根等特殊真菌、腐殖物质、蛋白质水解物、海藻提取物、甲壳素和壳聚糖等为代表的生物增效物质均是行业要关注的方向。
“2020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值为43亿美元,并以14.7%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地增长,预计到2050年市值超过化学农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研究员如是说。
自2012年起,跨国公司风涌并购生物农药企业,规模生物农药公司成为哄抢对象。“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呈正增长,增幅18.1%,发展形态趋势强劲。2010年以来,我国生物农药授权专利数呈井喷式增长……这些发展势头让人欣慰,尤其是当我们正真看到中国在生物农药领域尤其是微生物农药领域产业化和应用方面水平与美国相当,已达国际领先水平。那么,未来生物农药新技术的发展还应关注几大方向?刘晓艳为大家指明了路径,最重要的包含生物种衣剂、RNA农药、蛋白质类农药、噬菌体农药、植物免疫诱抗剂、生物除草剂等。刘晓艳表示,我国生物农药要想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一是要聚焦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攻关;二是要整合国内生物农药优势单位,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三是要聚焦生物农药领域人才教育培训,加强对不同梯度人才教育培训力度;四是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五是要加强生物农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研究员
聚焦生物方案和战略,现场国内国际优秀企业代表也带来了相应的规划和解决方案。
据中化化肥市场与产品线总监崔凯表示,中化化肥“生物+”战略将布局研发、产品、市场、投资,围绕养分高效、生物肥料和土壤健康这三个层面逐步推动生物农业的发展,助力农资行业的生物转型。
诺稳萨集团中国区经理陈建指出,当前,农业变革的时机已到来,面对自然资源稀缺、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生物多样性退化以及一直增长的世界人口对高效粮食生产的需求等,生物农业综合的解决方案特别的重要。Rovensa Next整合了诺稳萨集团旗下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十家特色公司,创建了一个生物解决方案的整体平台,以引领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农业的生物转型。Rovensa Next的目标是为农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并促进生物转化。其使命是为种植者赋能,通过覆盖整个植物生命周期的生物解决方案,来解决其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帮他们更生态化成长。
北京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菌根真菌方面从基础研发到应用研发,然后到升测、推广、落地、服务,做了近10年时间,目前产品已经落地应用。金必来董事长付荣军指出,菌根真菌具备了和根系同样的功能和作用,能帮助植物吸收矿质养分和水分,帮助植物生长。金必来的菌根真菌无论是在大田作物还是经济作物,少量的用量能够达到大的效果。目前,金必来的菌根真菌在柑橘、香梨、苹果、槟榔等作物上做了大量推广,效果非常明显,得到农户的认可。
意大利比奥齐姆公司中国区技术部部长孔勇指出,作为历史悠远长久的保护性杀菌剂品种之一,铜制剂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混配性差、安全性低、易产生药害、污染果面、降低果品品质,以及诱发红蜘蛛等不足。比奥齐姆潜心研发的第三代铜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防治痛点。第三代朴泰明®铜使用风险低,混配性好,持续杀菌,对果品安全,还能起到营养修复的功效。
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聚焦于土壤微生态。坤禾集团总经理赵钢勇指出,现代农业败也微生物,成也微生物。只有微生物间的科学协同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坤禾集团的微生物农法总结了坤禾六组肥的规划,包括打好底、提苗壮枝梢、壮花稳果、育幼果、膨好果、增糖上色,按照农作物生长的物侯期去设计开发专用肥料,助力种植者种出好品质。
绿合(山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牛伯涛指出,农业的现代化必定是种植的规模化,种植的规模化必定是施肥的机械化,施肥的机械化注定会为能机播、可掺混的颗粒生物肥料带来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未来生物肥料市值空间巨大,并将催生出产值可观的巨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绿合实业聚焦生物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生物肥料完整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年产100万吨可机播颗粒菌肥,把深奥复杂的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农民。
本次2023CBP中国生物农业推进大会同时以“全球视野下,中国生物农业的创变之路”为主题进行了产业对话,并设置优秀生物制剂产品路演环节,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农资导报》公众号系列报道。
本次大会设置生物农业最美示范园优质农产品展示及品鉴环节,由中化化肥、诺稳萨集团、金必来、瓦拉格罗、米拉格罗种植方案提供的水果,以及山东绿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济南心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提供的水果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